您的位置: 首页->综合资讯->时政要闻
>>返回列表
 
抓防控 稳增长 全省工信系统在行动(119)
时间:2020-07-16 09:02:00  来源:综合处   文字大小:   打印:打 印

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创新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迈进——

辽宁民企在阵痛中蝶变

  提要

  创新,于国为第一动力,于企是生命之源。

  “近年来,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引领下,制造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桂芝表示。

  一大批生产线,腾“云”驾“物”,产能翻倍人工减半;一大批管理者,从车间里“盯着”,转为“屏”上“阅览”全球工厂境况;一大批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从跟跑到领跑,甚至跃升业内“国际级”。

  变,始于观念的切换;变,基于厚实的基础;变,源自执着地付出。

  让我们聚焦辽宁制造的“技”与“艺”,感受老工业基地5年来的穷工极变。

  引子

  8层楼、2万多平方米、近200个物料仓、4条生产线、年产10万吨饲料,这么大的车间,需要多少工人?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答案:21人!

  这是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的预混料生产车间——禾丰的“核心”,任务最繁重、工序最复杂,就在这里,平均每1000平方米,只需一个人负责。

  站在这个机器轰鸣的巨大空间内,大多数人已经不能将其与“农事”企业的传统形象联系在一起了。

  的确,以前不是这样。

  过去,车间有100多人,车间经理镡春每天不到7点上班,仅订单原料使用、入货等工作测算就得3个多小时。

  如今,原本五六个小时的工作,十几分钟就搞定,测算、分配都由电脑完成。从“琐事”中脱身的镡春腾出更多精力琢磨生产,每月都能提出30多条整改建议,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管中窥豹,镡春只是禾丰上“云”后变化的缩影。而禾丰,仅仅是折射辽宁整个民企“脱胎换骨”的水滴之一。

  “民营企业家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核心技术提档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性。”赵桂芝说。

  从过去拼规模、拼价格、拼人情,到如今拼技术、拼设计、拼服务,进退之间,究竟是什么撬动了民企“进阶”大门?请看本期新闻调查。

  市场倒逼 目光锁定“极致”

  138毫米,全国之最!

  3月26日上午11点,沈阳东管电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东管”)三车管件顺利出厂。这批管件将被运往GE武汉锅炉公司安徽平山项目,为目前世界首台单机容量最大、最清洁的1350兆瓦清洁燃煤机组配套。这批弯管壁厚达138毫米,相当于两个拳头摞在一起,创业内新高。

  看着车辆行驶至路的尽头,集团副总经理孙宏宇才回过神来。“现在的订单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升级倒逼自己升级,没点‘金刚钻儿’还真就揽不到‘瓷器活’了。”

  这话说到了不少企业家的心坎里。

  在产业链条整体竞争实力更被看重的当下,无论上下游企业哪一个环节进行了升级,都意味着整个链条必须随之提升。

  在沈阳东管,记者看到了电站“血管” 的“出生”轨迹。其中最重要的成型环节,来自一台自主研发机加设备。

  “本来设备都是购买的成品,但是客户对于温度、湿度、光洁度、弧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需求设备厂商是不能满足的。因此我们只能给自己长本事,改造研发设备。”孙宏宇表示。

  有了这个“金刚钻儿”,让沈阳东管敢接别人不敢接的活儿,有了创造奇迹的“发动机”。

  “现在光用‘人有我优’来要求自己已经不够了,还要看到底比别人优多少,能不能将跟随者甩掉,能不能追赶上时代的需求。”孙宏宇表示。

  致力于极致,不断“逼”自己超越的身影,在辽沈大地上屡见不鲜。

  锦州捷通铁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通铁路”)总经理苗昕旺就一直在为企业发展打着“提前量”。

  “我们的目标是做世界轨道交通车辆基础材料研究与应用的先行者。”为此,苗昕旺一直舍得付出。几年来,企业先后投入1亿多元进行扩能技术改造,购置先进的检验检测研发试验设备,获得知识产权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

  “研发最费钱,但也最能赚钱。”苗昕旺笑着对记者说。从最初给货车做配件,年产值仅几千万元,发展到现在,能为高铁、动车、城市轻轨、地铁等车辆转向架提供轴箱体、中心销、牵引拉杆等配件,产值两三个亿,成为辽宁唯一、全国第三的轨道车辆配件企业,捷通铁路靠的就是技术创新。

  正对着厂区大门,就是捷通铁路研发中心办公楼。从这里走出来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车辆转向架关键配件轴箱转臂等系列产品,已被用在“复兴号”高铁上。-70℃超低温高韧性球墨铸铁生产工艺,可将产品送至“极寒地区”,已经获国家发明专利。

  如今,公司能生产200多种产品,客户遍布世界各地,既服务于国内中车集团、地铁公司等30多家用户单位,也为德国舍弗勒集团、瑞典斯凯孚等国外企业供货。

  个体的成长,终于汇聚成整体的进阶。2019年,全省专利授权同比增长13.9%,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15件,同比增长33.4%。今年1月至5月,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逆势上扬。其中,我省民企贡献了大部分力量。

  重塑流程 向效率要效益

  今年5月7日,沈阳鸿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宇科技”)正式成为沈阳中屹科技数字化生产车间建设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将为其打造高端精密零部件MES系统。该系统将在一个月后正式投入使用。届时,中屹生产周期将缩短30%、准交率将提升50%,制品库存将减少40%。

  鸿宇科技是一家专门为制造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年初至今,总经理高国平比以往更加忙碌。

  “疫情让更多企业向往‘云上’生活,向系统解决方案敞开心扉。”高国平表示。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辽宁振昌智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4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已经被5G网络全覆盖,36台套智能设备终端全部接入工业云平台。通过ERP信息化系统,实现生产计划、库存信息、加工数据、设备能耗等数据实时采集和预警分析。

  “自从我们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重塑了生产流程,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和耗能却在下降。因为流程达标,让我们进入了很多国际巨头的采购目录。”振昌智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黎明,用数据阐释了他的观点:建设智能工厂不到一年,企业研发效率提升51%、生产效率提升27%、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1%,运营成本降低24%、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2%、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3%。当年销售收入突破3500万元,一举实现“小升规”。

  迈开智能化的脚步,进行技术改造,说穿了就是让数据、机器多干活,让人少干活;让时间、成本更低,效益更高。换句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有这样想法的企业可不一定都是“高精尖”的新兴产业,占比较重的传统产业,潜力更大。

  丹东药业历史悠久,凭借满药配方产品遍布全国。但是近年来,生产效率却有些跟不上市场开发的脚步。人工成本偏高、出货能力减弱。

  技改成了唯一的选择。

  2019年下半年,投资1.2亿元的智能化生产线进入试产阶段。

  在丹东药业工作多年的提取车间工人胡桂军惊讶地说:“原来4个小罐,现在12个大罐,效率提高了十几倍。原来上料要两个人抬起来往里倒,现在自动化小车自己来。以前用手扒下料,现在用电脑操控出渣车,工人根本不用靠前。”

  生产车间从5000多平方米扩大到2万多平方米,人手一个没增加。正式投产后,产能将比过去提高十多倍。

  2017年以前,我省每年滚动推动100个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建设。锦州汉拿电机等9个项目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沈阳富创、东软医疗、大连光洋等28个项目获得中央财政3.6亿元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省工业上“云”企业达到1万家,大型设备、成套装备和智能设备等工业设备联网上“云”超万台,其中大部分来自民企。

  搭桥牵线 让院企“对上夹”

  辽宁本是科技大省,科研院所多、高校多、技术成果也不少。但近年来,“大而不强”的魔咒一直困扰着辽宁,科技成果在本地落户的不多,“墙里开花”纷纷“墙外留香”。

  困境在哪儿?

  旧观念的困扰有之。“咱们这么小的企业,人家中科院能搭理咱吗?”“要是找高校合作搞研发肯定特别贵。”

  信息壁垒有之。“也想找,但是不知道找谁,总不能去找门卫吧?”“学校就在旁边,但是不知道人家的研究方向,供需总难‘对上夹’。”

  “企业有这样、那样的疑惑,还是渠道不畅的缘故。其实,所有在辽科研院所都很乐于与本地企业合作。问题是如何让二者牵上手,往前走。”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4月,东北科技大市场热闹非凡。8场技术成果专题推介活动接连上演,让参与企业大呼过瘾。首场推介活动以“电气与自动化企业技术成果”为主题,共有6家企业参加线上线下的项目路演。

  “用户使用时只需按照我们提供的三维动态可视化虚拟技术演示,就能独立完成复杂的现场装配。”沈阳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田京龙在路演大厅展示着自己项目的技术特点。路演还没结束,直播平台上就已留言满屏。

  “集中对接,效果好、效率高,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机会难得。”田京龙表示。

  当好科技“红娘”,不仅提供“团购”,更帮助“定制”。

  “给徐主任倒杯温水。”6月15日,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龙射线”)技术总监姜盛杰见中科院沈阳分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副主任徐艳辉进门就赶紧嘱咐工作人员。经常沟通,大家连彼此的习惯都熟悉了。

  丹东奥龙射线,业内无人不晓,其自主研发的X射线仪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中科院院士陈和生也将工作站设立于此,并定期派其团队驻厂攻坚。

  “一次在北京的展会上,看见了陈院士的研究成果,当时就特别想合作。但人家是院士,咱是小民企,够不着啊!”虽在展会上“失之交臂”,但念头却深植姜盛杰心中。“过了不到一年,正好中科院沈阳分院召开座谈会,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想法说了,没想到陈和生院士真就来了。”双方对项目合作高度契合,很快达成合作意向,项目顺利立项并进驻丹东育成中心。

  “与院士合作机会难得,我们想建立长期合作模式,于是,我们在中科院沈阳分院的建议下,在体制机制上做出突破,建立了我们自己的院士工作站。”姜盛杰表示。

  有院士坐镇,奥龙射线接连在市场上拿下大单。

  以工作站、科研基地等形式与专家进行合作的企业还有很多,丹东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东方晶体仪器的专家工作站、金丸集团的博士后流动站……这些新机构、新机制发挥纽带作用,已成为企业牵手智库的重要方式。

  2019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71.2亿元,同比增长14.3%;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到53.6%。

  (来源:2020年07月10日  《辽宁日报》8版)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天天鲁夜夜啪视频在线,日日鲁夜夜啪在线视频,日日拍夜夜啪在线视频,在线观看狠狠夜夜久久,日日擼夜夜擼在线视频